云展览丨汉中党史人物故事之何正德
发布时间:2024-5-3

何正德是南郑区协税镇瓦营村人,1911年出生,1934年参加红军。何正德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,身经百战,出生入死,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,成为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第一副部长。

何正德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。他8岁放牛,13岁种田,16岁支撑家务,终年劳作,不得温饱,经受了饥饿与灾祸的磨练。1932年12月,红四方面军73师在碑坝建立苏维埃政权,发动群众斗土豪、打劣绅、分田地。何正德闻讯雀跃,动身去找红军。走到城固上元观,因关卡封锁难进,只好在驻于当地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警卫营里当兵。营长张汉民等许多官兵是中共地下党员,都对他格外关心,教他许多革命道理和军事知识。1934年12月初,红二十五军来到陕南镇安县山区,张汉民奉命率部驻防镇安“堵击”。一天夜里何正德携枪跑到深山去找红军,跑了三天,终于找到红二十五军255团的侦察兵,交了枪。他被带到团部后,向团长报告军事情报。团长给他发了一根长矛,分到一营三连当战士。

次日,红军打垮张汉民部队,缴获大批军用物资。3天后,红军由镇安出发,走到葛牌镇,与敌42师柳彦彪旅3个团遭遇,消灭柳部6个营。战斗中,何正德打仗英勇,夺了敌人一条枪,枪归他使用,并当了班长。后随红军离陕西征。沿途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,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。

1935年9月,红二十五军胜利到达陕北永坪镇,与红二十六、二十七军会师后合编为红十五军团,下辖75、78、81(原84师)等3个师,计7000余人。集中兵力后,采用围城打援办法开展崂山战役,在此与进犯陕北、陕甘根据地的东北军110、129、107等3个师激战几天,打死敌师长何立中和参谋长裴焕彩,生俘敌官兵3700余人,缴获大批武器。战斗中,何正德参加主攻部队。他冲锋在前,打扫战场时,漏网的敌人暗地里朝他腿部开了三枪,后来取出子弹,还有一颗留在腿里。11月21日和22日,他又带伤参加富县直罗镇战役,全歼东北军109师和106师一个团。他因作战英勇顽强,战后调任陕甘宁省军区司令部警卫连连长兼政治指导员。

1936年初,何正德改任红二十九军25团一连连长兼指导员,驻兵清凉山。一连除配合兄弟部队把东北军110师(其中一个主力团在崂山被歼)围困在甘泉城里外,还出色地完成一个光荣任务:护送周恩来过甘泉。

1939年3月,何正德改任新四军6支队3团1营营长,驻兵淮原地区打游击。一次,伏击日本运输队,打死日军60多人,缴获机枪3挺。1942年底,他转到新四军第7师皖南支队供给部队,做部队物资供应工作。当时枪弹、药械、粮食等都很匮乏,必须从敌占区想法买来。他经常化妆成商人,冒死通过敌人封锁线,深入伦陷区,多次化险为夷,依靠地下党组织买回大量物资,确保部队的供应。自1947年开始,他先后担任第三野战军6纵队后勤部部长,为解放战争的物资筹备做了大量工作。在解放南京时,解放军横渡长江,后勤部里最难办的是水上交通工具。何正德亲自督战,指挥干部借船、造船、训练水手,供应无缺。他不但协助二十五军后勤部门胜利过江,还缴获敌人两艘轮船。

1949年底,何正德改任华东军区空军后勤部长,开始由陆军转入空军。1950年7月,转任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第一副部长。在做空军物资供应工作中,由生疏逐渐熟悉,积累了经验,作出贡献。1952年初,何正德调任中朝人民联合空军后勤部长、党委书记。驻军安东市,主管抗美援朝物资供应工作。后何正德被调回南京空军后勤部工作。

何正德参加革命60年,于1980年12月离休,享受省军级待遇。1997年4月在南京逝世,享年87岁。





参观咨询、预约讲解电话:0916-5583338
地址:陕西省汉中市红寺湖风景区内
版权所有: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
陕ICP备2024031734号-2

关注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