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瑜华,1914年4月出生南郑区阳春镇瞿义村西沟坝一户贫苦农家。时逢民国初年,军阀混战,民不聊生。杜瑜华之父因交不起税款,被国民党催款委员抓去,抄家封门,正上小学的他被迫辍学,四处流浪,以后到进驻汉中的冯玉祥部队当兵。之后又到西安考入杨虎城的宪兵学堂。学堂的政治教官谢滋山(谢华)是地下共产党员,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,1933年3月,经谢滋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协助谢做兵运工作。以后杜瑜华考入步兵训练班,结业后先后任特务团排长、区队长。因经常宣传共产党主张,引起上司怀疑,军法处要逮捕他,地下党组织及时将他转移。
1935年冬,时任中共西北特支书记的谢滋山,派杜瑜华和共产党员杨江、沈敏赴安康策反保安大队。大队长何继周(何振亚)思想进步,愿意接受党的领导;大多数士兵出身贫苦对红军有良好印象。经过周密工作,起义时机渐趋成熟。但被敌探密报给安康地区专员魏席儒,魏立即下令整训保安大队,企图借机缴械。杜瑜华等与何继周立即决定将保安大队拉走,并急报西北特支批准。1936年保安大队正式宣布起义,在安康诞生了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——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。何继周任军长,沈敏任政委,杜瑜华任参谋长。
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在柞水、镇安等地发动群众抗日救国,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堵截。部队借助地利人熟等条件,多次粉碎敌人“围剿”,神出鬼没地转战陕南山区,并配合红74师巩固陕南根据地。当年底,因应对西安事变复杂形势,中央军委命令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与红74师参加西北抗日联军南路军,开赴潼关一线破敌,以阻止蒋介石军队入关。西安事变和平解决,杜瑜华等按照西北特支的指示,率部赶赴咸阳,接受红十五军团领导。军团派李雪三等整训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,后被改编为红十五军团警卫团。
抗日战争伊始,杜瑜华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。结业后,于1943年2月调任晋察冀军区骑兵团任副团长。为粉碎日本鬼子的“扫荡”、“封锁”,抗日军民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。是年秋季,鬼子兵数路合围骑兵团,杜瑜华带队一天突围三次,顾不上吃饭喝水,利用夜色掩护突出重围,但在定县马耳山又被敌包围。杜瑜华和战士们与敌人拼刺刀,冲上山头,最后独身跳下万丈悬崖,幸被树木拦住活下来,这才脱离敌人。1944年杜喻华担任定唐支队长后,率部挺进敌后,组成精干的武工队,深入村庄,发动群众,组织基干民兵,运用地雷战、地道战、麻雀战打击敌人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杜瑜华在冀晋纵队4旅任参谋长,参加了大同、晋北、樂宁、正太、青沧、保北等战役,为落实毛主席“针锋相对,寸土必争”指示,浴血奋战,出色完成任务。在1947年10月的清风店战役中,时任3纵9旅副旅长的杜瑜华,根据晋察冀军区司令杨得志等首长的部署,奉命率领九旅在高碑店一线打击敌军。协同主力部队包围并全歼罗历戎部1.4万余人,活提罗历戎。随后杜瑜华又率9旅一个团参加夺取石家庄之战,攻打北岳营,直插大石板敌指挥部,一举解放石家庄。
1949年元月,杜瑜华任十九兵团六十三军189师师长。4月20日我军发起解放太原的总攻,杜瑜华指挥炮兵协同作战,在连续打垮敌人6次集团性反击和无数次小规模反扑后,最终打开解放太原的东大门。1951年2月,己任六十三军参谋长的杜瑜华赴朝参战,协助军长傅崇碧组织参加第四、第五次战役,受到彭德怀总司令的称赞。9月,杜瑜华回国任六十三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。1953年10月杜瑜华荣获朝鲜授予的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国旗勋章;后任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,北京军区军政干校校长,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副校长;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。曾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,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
2004年,杜瑜华以90高龄长眠于南京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