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 言
在川陕苏区的革命历史中,陈先瑞作为红四方面军一个著名红军将领,在他青少年时期即离开自己家乡,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辉煌岁月里,与秦巴大地结下不解之缘。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战火倥偬的岁月里成长,无论从事政治工作或者军事指挥,均以睿智的头脑和杰出的才干,沉着机智、英勇果绝,无数次抗拒强敌,力挽危难,为陕南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,被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誉为红军中的“陕南王”。本期临展即以“陈先瑞四进陕南”为主题,为大家介绍这位15岁即参加红军,投身革命,从艰苦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共和国将领,他的红色革命经历和不平凡的一生。
安徽省金寨县(原河南商城县)是陈先瑞的故乡。陈先瑞1914年出生于该县双河镇一个贫苦农民之家。由于家境贫困,幼年的陈先瑞只读了九个月书,后来母亲病故辍学,给地主家当放牛娃。1929年5月他参加了红军,从此走上革命道路。
在革命的熔炉中,青年陈先瑞的政治觉悟很快提高,他勇敢机智、作风顽强,得到组织的关怀与重视。1931年6月,17岁的陈先瑞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担任红四方面军手枪团分队长,参加鄂豫 皖 苏 区 第 一 、二 、三、四次反“围剿”斗争,在战斗中锻炼成长,并多次立功。
1932年10月,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,突破敌人重围,一路向西艰苦转战。陈先瑞在转战途中因病返回鄂豫皖,参加留在原地的红二十五军所属游击队,担任班长。当时班里一共9人,其中陈先瑞、刘震、韩先楚都在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将军。
1934年冬,陈先瑞担任红二十五军手枪团中队长,之后担任团政治处主任,随红二十五军以“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”的名义离开鄂豫皖,在军长程子华、政委吴焕先、副军长徐海东率领下开始长征。途中,陈先瑞在河南卢氏县战斗中受重伤。
|